新冠疫苗全國范圍內重點人群接種駛入快車道。
12月19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消息,將在全國范圍內對重點人群進行新冠疫苗接種。12月20日晚,原上海疾控中心免疫規劃科疫苗醫師陶黎納指出,據業內消息,我國首批新冠疫苗預計接種5000萬人次,首針將于1月15日接種完成,第二針于2月15日完成。具體仍待官方發布為準。
按照陶黎納的說法,我國新冠疫苗的應用是走在國際前列的,7月份我國便簽署了新冠疫苗緊急使用,預計今年年底或2021年初還將簽署新冠疫苗附加條件上市,明年4月初正式上市,而國外12月份剛批復新冠疫苗的緊急使用。
據悉,我國新冠病毒疫苗有5條技術路線,包括滅活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流感病毒載體疫苗、重組蛋白疫苗、核酸疫苗(mRNA疫苗、DNA疫苗)?!皽缁钜呙缈梢哉f是最成熟的疫苗技術,像現在兒童接種的脊灰滅活疫苗、甲肝滅活疫苗、手足口疫苗、狂犬病疫苗等都是滅活疫苗,狂犬病疫苗連孕婦都能接種”,陶黎納說,“重組蛋白疫苗已經非常成熟,包括乙肝疫苗(30年應用歷史)、戊肝疫苗、宮頸癌疫苗和帶狀皰疹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技術也有幾年的應用歷史”。
“mRNA疫苗是一個新技術,在緊急獲批之前全球使用人數沒超過10萬人,相對其他技術的疫苗來說,其安全性風險要大些,但也不至于有預想不到的不良反應”,陶黎納說。說。
如何看待疫苗副作用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于19日在一份新冠疫苗接種指導意見中介紹,首批新冠疫苗于13日發往美國各州后,目前全美已有27.2萬人接種,6人在觀察期內出現嚴重過敏反應,得到了及時治療。美疾控中心提示,接種第一針新冠疫苗出現嚴重過敏反應的人,不應再打第二針。所謂嚴重過敏反應者是指需要接受腎上腺素治療或住院才得以緩解癥狀的人。
目前FDA批準了兩款mRNA新冠疫苗,一款是由美國輝瑞制藥有限公司與德國生物新技術公司聯合研發,第二款新冠疫苗由美國莫德納生物技術公司與美國國家過敏癥和傳染病研究所合作開發。
“有很多人對新冠疫苗的安全性有些懷疑,實際上這個擔心是大可不必的,疫苗與平時使用的化學藥物是不一樣的,化學藥物的劑量是較大的,進入體內代謝機制比較復雜,可能會造成肝腎損傷或影響胎兒等。而疫苗的劑量是很小的,并且只是刺激免疫系統,不含活微生物體的疫苗最多也就是會出現與免疫相關的不良反應,如面癱、過敏等,這些也是在預料之內的”。
及時關注附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接種消息
目前我國新冠疫苗接種的策略是按照兩步走方案,在全國范圍內實施接種,具體來說:
1、現階段主要是針對部分重點人群開展接種,包括從事進口冷鏈、口岸檢疫、船舶引航、航空空勤、生鮮市場、公共交通、醫療疾控等感染風險比較高的工作人員;
2、前往中高風險國家或者地區去工作或者學習的人員;
“現階段主要是針對部分重點人群開展接種,包括從事進口冷鏈、口岸檢疫、船舶引航、航空空勤、生鮮市場、公共交通、醫療疾控等感染風險比較高的工作人員,以及前往中高風險國家或者地區去工作或者學習的人員”,陶黎納說,“普通人群可關注居所附近的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或者綜合醫院,有消息應該會第一時間公布”。
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焦雅輝在19日發布會上提醒各位接種者,在接種過程當中一定要實事求是地向醫務人員如實反饋個人的身體健康狀況,有什么樣的基礎疾病,現在是不是正在處于疾病的發病期,有沒有過敏史,是不是過敏體質等。
另外,據以往的經驗來看,這些不良反應往往都會在接種后30分鐘內出現,所以接種者都要在接種以后在接種點停留30分鐘。在這個過程當中,如果出現一些問題,醫務人員可以及時處理。30分鐘以后,沒有問題可以回家?;丶乙院?,即便出現了剛才提到的不良反應相關癥狀,也要及時就醫。同時,也提醒各位接種者,要注意飲食、休息,保持接種部位的清潔、干燥,讓身體機能盡快恢復到正常狀態。
雙節臨近,大家頻繁出現,個人應注意什么?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
一是減少人員流動,元旦、春節期間要合理安排行程,減少不必要出行,鼓勵春運期間錯峰返鄉返崗。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婦等人群,不建議出行。如果準備跨地區出行,要提前了解當地的疫情形勢和防控政策,了解目的地近期是否有病例或疫情發生,中高風險地區建議暫緩出行。要備好口罩、手消毒劑等物品,用于路上使用。
二是減少旅途風險。交通運輸場站和交通工具節日期間加強通風、消毒等措施。乘客乘坐飛機或火車要遵守秩序、有序排隊,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做好手消毒等個人防護,盡量減少在交通工具上的用餐次數,妥善保存票據以備查詢。同時做好旅途中的健康監測。
三是減少人員聚集。節日期間,盡量減少聚集性活動。企事業等單位舉辦聚會等活動應當控制人數,50人以上活動應當制定防控方案,嚴格落實有關防控措施;提倡家庭私人聚會聚餐等控制在10人以下,做好個人防護。提倡家庭每天注意開窗通風。
四是加強健康科學知識宣傳教育。各地要加強節日期間新冠肺炎防控和安全出游知識宣傳,引導公眾加強自我防控,提倡人群聚集和密閉場所佩戴口罩、勤洗手、公筷制、分餐制、咳嗽打噴嚏時注意遮擋等良好衛生習慣。
五是發現發熱、干咳、乏力等可疑癥狀,要及早到就近的醫療機構就診。
說明:以上內容請以官方發布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