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中心 新聞動態 權威分析報告:2020全球貿易大變局
2021/01/21
權威分析報告:2020全球貿易大變局



       2020年4月8日,當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圍內暴發時,世界貿易組織(WTO)預計,這一年全球貿易將出現大崩潰,甚至是二戰后最為嚴重的一次。

       彼時,WTO預測,在樂觀情況下,2020年全球商品貿易量將萎縮12.9%;悲觀情況下,全球貿易量恐下跌32%。

       2020年10月,WTO根據形勢變化,發布了新修訂的預測,預計全球商品貿易將比2019年下降9.2%,隨著防疫封鎖的解除,6月和7月份的跨境貿易激增,從而避免了貿易的更深度下滑。

       但WTO同時預測,2021年全球貿易增速將只有7.2%,遠低于此前預計的21.3%反彈幅度,貿易規模也將遠低于疫情前水平。

       在危與機中,全球貿易邁入新的一年,有哪些根本性的改變或全新的趨勢出現?


01  口罩供應看中國


       2020年12月22日,WTO發布《2020年上半年全球醫療貿易報告》,2020年上半年全球貨物貿易同比下降14%,但醫療產品進出口達11390億美元,同比增長16%。

       進出口貿易在抗疫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消毒劑、口罩、手套、洗手液、血氧儀、注射器、溫度計和呼吸機等產品需求暴漲,全球抗疫關鍵物資貿易增長29%。

       中國成為全球口罩的最大供應國,占世界出口量的56%。同時,2020年上半年,中國是口罩的第六大進口國。中國嚴重依賴中間原料進口,2020年4月中國進口無紡布是2019年同期三倍,日本和美國是主要供應國??挂呦嚓P物資主要進口國實現了兩位數增長,其中法國和意大利進口分別增長62%和52%。

       中國、德國、美國成為防疫產品方面的三大貿易商,主導了疫情關鍵產品的貿易。

       在出口方面,2020年上半年,中國出口的疫情關鍵產品額從180億美元增至550億美元,中國、德國、美國、日本、馬來西亞、墨西哥、比利時、法國、愛爾蘭和荷蘭這前十個國家占世界出口72%以上。

       在進口方面,美國是疫情關鍵產品的最大進口國,占疫情關鍵產品全球進口總額的19%,其次是德國(9%)和中國(6%)。美國41%的疫情關鍵產品進口來自中國,德國上半年從中國進口的疫情關鍵產品則同比增長了5倍以上,中國產品在德國進口的這些產品中所占的份額也從不到8.6%增加到33.1%。

       中國在進口疫情關鍵產品方面,從日本的進口增長最快,達17.8%。


疫情關鍵產品十大出口商與進口商

via:WTO

>>>報告原文地址:

https://www.wto.org/english/tratop_e/covid19_e/medical_goods_update_e.pdf


02  全球貿易限制措施有所減少


       2020年12月11日,WTO發布年度貿易監測報告,由于疫情影響,全球貿易大幅下降,各國政府更關注抗擊疫情,相對緩解了雙邊貿易緊張局勢。

       WTO成員自疫情發生后共采取了335項有關貨品貿易措施,其中58%為促進措施,42%為限制措施,分別涉及2270億美元及1800億美元的貿易額。從新冠大流行至2020年10月,有39%的貿易限制措施被廢除。

       WTO表示,在過去一年中,WTO各成員之進口促進措施涵蓋貿易貿易已從5447億美元攀升至7313億美元,而進口限制措施方面則自7469億美元減少至4409億美元。


>>>報告原文地址:

https://www.wto.org/english/news_e/news20_e/trdev_11dec20_e.htm


03  數字時代促進政府政策創新


       2020年11月23日,WTO發布《2020年世界貿易報告:數字時代促進創新的政府政策》年度報告。

       報告圍繞數字時代如何創新政府政策這一主題,分析了近年來各國政府支持向數字經濟過渡、促進數字創新、經濟創新和技術進步政策及其趨勢,以及這一趨勢對貿易流動和全球商業的影響。

       報告指出,貿易和貿易政策歷來是創新的重要推動力,特別是多邊貿易體系通過完善可預測的全球市場條件和支持全球價值鏈發展,對創新和技術的全球擴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隨著數字經濟不斷發展,企業更加依賴無形資產,與傳統企業相比,數字企業能夠更快地進入全球市場。數字經濟的成功將取決于市場開放、信息獲取和信息通信技術產品及服務、合作開展研究項目以及新技術傳播等要素。

       報告說,世界經濟正在向數字化和信息化轉變,這一轉變凸顯創新和技術在促進經濟增長方面的重要性。在數字時代,政府政策的一個重要特征是支持向數字經濟轉型。越來越多的國家采取了“新產業政策”,通過支持創新和技術升級來促進增長。

       支持數字經濟的創新型政府政策體現在推出旨在提升技術、推進生產及服務數字化的經濟發展規劃,包括具體的數字發展計劃和創新型產業發展戰略。此外,新冠肺炎疫情刺激了電子商務和數字創新發展,同時也促進了政府對信息通信技術能力建設和升級的支持措施。

       報告指出,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政府對經濟的干預又開始流行起來。迄今,大約115個國家已經制定了“新產業政策”“工業4.0”或“數字轉型”計劃,所有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國家都有支持創新和數字化轉型的政策,特別是許多發展中國家采取了積極政策推動數字科技發展及電信基礎設施建設。這些新政策反映了數字經濟的特點,即以數字化為導向,鼓勵技術升級、數字化生產和數字創新,突出數據在政策工具中的核心作用。

>>>報告原文地址:

https://www.wto.org/english/res_e/publications_e/wtr20_e.htm


04  中國進出口為全球貿易作出貢獻


       2020年10月6日,WTO發布《全球貿易數據與展望》更新報告。報告中預測,2020年全球貨物貿易量將萎縮9.2%,好于先前預測的13%至32%的降幅。報告同時預測2021年全球貨物貿易增長7.2%,大大低于此前超過20%的增長預期。

       2020年全球貿易表現優于預期,部分歸功于多個國家實施了強有力的貨幣和財政政策支撐國民和企業收入,使消費和進口規模在“解封”后迅速反彈,經濟活動加速恢復。

       數據顯示,2020年第二季度,全球貨物貿易量出現歷史性下滑,環比降幅達14.3%。但6月至7月,全球貿易表現強勁,釋放出觸底反彈的積極信號,提升了全年貿易表現預期。

       醫療物資等疫情相關產品貿易規模逆勢增長,也部分抵消了其他產業貿易收縮的影響。其中,疫情期間個人防護裝備出現“爆炸式”增長,其二季度全球貿易規模增長92%。


2020年第二季度全球制成品貿易同比增長情況


via:WTO

       報告強調,該預測數據仍然存在高度不確定性,全球貿易最終表現將取決于疫情發展和政府采取的防控措施。

       從中期來看,全球經濟能否實現持續復蘇,將主要依賴未來投資和就業領域的表現,而這兩者的表現都與企業信心密切相關。未來如果疫情反彈,政府重新實施“封鎖”措施,企業信心也將因此動搖。從更長期來看,不斷膨脹的公共債務也會影響全球貿易和經濟增速,欠發達國家可能會面臨沉重的債務負擔。

       WTO高級經濟學家科爾曼·尼表示,2020年上半年,中國不僅在進口需求方面支持了區域內貿易,在出口方面的表現也好于預期。例如,這一時期,全球個人防護裝備出口增長了49%,預計貿易額將達到980億美元,而中國就貢獻了其中的43.8%。

>>>報告原文地址:

https://www.wto.org/english/news_e/pres20_e/pr862_e.htm


另提供一份商務部制作的《中國對外貿易形勢報告-2020年秋季》PDF

>>>下載地址:

http://images.mofcom.gov.cn/zhs/202012/20201209112029503.pdf

「文章來源:焦點視界」

在线高清一级无码_日本国产欧美大码A视频_中文无码免费在线观看_2021国产精品毛片久久